寻找宁夏记忆 上世纪70年代的蜜蜂牌缝纫机你还记得吗?
寻找宁夏记忆 上世纪70年代的蜜蜂牌缝纫机你还记得吗?
寻找宁夏记忆 上世纪70年代的蜜蜂牌缝纫机你还记得吗?,广德缝纫,顺德缝纫,缝纫坑“小铁狗,把路走,走一步,咬一口。”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承载着太多人记忆的缝纫机。
黑色的机头,镀铬的滚轮,铸铁的脚踏板,棕色的实木台面……这是家住银川市兴庆区南桥巷80岁的刘桂林家中的老式蜜蜂牌缝纫机给记者的印象。时光荏苒,曾经肩负重任的老缝纫机,被大量成衣和服装订制代替,却留给老人无限的回忆。
5月12日,在刘桂林家的书房,记者见到了那台老式蜜蜂牌缝纫机。像所有的老物件一样,它从脚踏到机油,无处不散发着一种安静而又怀旧的气息。
1955年,17岁的刘桂林嫁给了24岁的王义。婚后,俩人生下了两儿一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日子不比现在,饿了可以点外卖,渴了可以买饮料,觉得没衣服穿了,商场走一圈,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能换新的。那个年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刘桂林家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做。有了孩子,日子更紧巴,大人穿不成的衣服改改再给孩子穿,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小穿。
经常借邻居的缝纫机改衣服总是不方便,夫妻俩合计了很久,终于下决心买了一台缝纫机。
“上世纪70年代初,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售价100多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记得当时老伴儿一个月的工资是47元,我在农村的生产队挣工分,每天能记五六个工分,下来就是三四毛钱的样子,一个月也就能挣十来块钱。平日里,家里还养牲畜种点菜,吃不完的拉到集市上卖。就这样,我俩足足攒了一年多的钱才置办了这台缝纫机。”刘桂林轻轻擦拭着缝纫机的机头,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刘桂林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灵手巧,缝纫机买回来后还加入了生产队的缝纫小组。不久,她的针线活更为精进,不仅能给子女改衣服,还能给街坊邻里做衣裳。
1975年,刘桂林的大儿子到了参军的年龄,崭新的军装穿在身上别提有多帅气,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儿子太瘦,衣服有些撑不起来。为让儿子能穿着合身的军装入伍,刘桂林当晚连夜为儿量改。
就这样,大了的衣服改小,肥了的衣服改瘦,长了的衣服改短……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1985年秋,随着“哇哇”的啼哭声,老俩口的第一个孙女出生了。当上爷爷的王义抱着孩子别提有多高兴,而作为奶奶的刘桂林更是早早缝好了裹单、被褥,衣服更是春夏秋冬,一应俱全。
大孙女慢慢地长着,二孙子出生了;二孙子牙牙学语,小孙女出生了。一个孙子一套被褥裹单,冬天的棉衣棉裤也是变着花色做。大的会系腰带了,可以做成有腰带的,小的还小,得做成背带的,最小的还得给开个裆……
就这样,缜密的针脚里蕴藏着刘桂林贤妻良母的柔情密意,也缝进了她相夫教子的良苦用心。
1996年,王义一家告别了四合院式的平房,第一次住进了楼房。搬家难免会舍弃不少东西,但那台有些部位因经常使用已经磨得发亮的缝纫机,依旧被刘桂林带进了新家。
此时孙子们已逐渐长大,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逢年过节,不再眼巴巴地等着奶奶给缝制新的棉袄,而是喜欢上了商场里购买花花绿绿的成衣。于是,那台缝纫机渐渐被闲置起来,放进了书房,偶尔需要缝补时才会用到。这时的缝纫机,彷佛也步入了“中老年”时代,有时甚至会出现跑线的情况,“哒哒哒……”的声音也被孙子们笑称“奶奶又开机关枪扫射了”。
2013年,王义的第一个重孙出生。抱着白净的重孙,老俩口被四世同堂的喜悦包围着,然而与大孙子出生所不同的是,重孙的裹单被褥、四季衣服则全是育婴店里的成品,刘桂林的缝纫机上也堆满了杂物,终于成了墙角的摆设。
应记者要求,刘桂林在那台缝纫机上再次穿针引线。“哒哒哒”的声音响起后,陪着母亲接受采访的小女儿动情地说:“孩子们说这是噪音,但在我和两个哥哥的心中,它是这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小时候的夜晚,经常是这‘哒哒’声,伴着我们进入梦乡。”
刘桂林的二孙子也到了适婚的年龄,西装要自己选,衬衣要定制,也给爷爷定了一件。在定制衬衣店里,刘桂林看着店员在老伴和孙子身上又是比划又是量的,不禁笑出了声:“这不是又回到了我们那个年代,自己做衣服穿么?”
“奶奶,这可不一样,你们那会儿叫自己做衣服穿,现在是成衣定制,从样式到面料,从扣子到里子,全部可以按照你的喜好选择,差别可大了!”在孙子的婚礼上,王义穿着专门定制的衬衣,举手投足间神采奕奕。
记者从多位在银川从事过或正在从事成衣及婚纱定制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银川的成衣定制虽不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蓬勃,但也悄然兴起。特别是中高端商务男士,开始订制西装、大衣和衬衣,女性则是订制婚纱、旗袍或礼服等。有些年轻人还会要求在衬衣袖子等位置绣上自己名字的首个字母,彰显个性。
“高档服装私人定制,其中以婚纱的变迁最为明显。”从业多年的闫丽莎说,过去,人们生活条件普遍不高,觉得婚纱只穿一天,就是走个形式,大家对它没有太多的要求和期许,因此大多选择租用,也很少有定制这种服务。近几年就不同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信息的开放,很多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开始对婚纱有了自己的想法,期望值也很高,觉得一辈子就穿一次,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那就应该穿最好的,会在自己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选择购买成品或量身定制。
“量身定制更符合每个人的体型,质量也更好,比批量生产更注重细节,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私人定制。其实,生活条件好了,穿衣自然讲究,这还是说明我们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啊。”闫丽莎深有感触地说。(记者王婧雅文/图)
相关文章
- 夏天衣柜没有这样一件裙子你就out啦!碎花裙子拯救颜值
- 织里童装企业配上“文化缝纫机”
- 学好缝纫造福家乡缝纫便宜
- 银浆墨水鞋面划线喷墨阀有几种
- 长春·2023缝制设备展览会
- 小嘴电脑直驱左切刀下摆折缝绷缝机
- 英女王去世渣男查尔斯口无遮拦婚内出轨日不落帝国日薄西山?
- 吴亦凡判了在中国坐牢13年赶回加拿大曾发誓自己犯法就进监狱
- 中屹4S店强势入驻广东最大的缝纫设备集散地
- 辛集多家企业招聘啦!岗位多待遇优!
- 浙江华洋:做中国最大的缝纫机梭芯套生产企业
- 一种简易自动换梭芯装置及缝纫设备
- 中国09年缝纫机械制造业持续好转
- 70-80年代常用的13种老物件保存下来的不多了你家还有吗?
- 招聘!杰克(江西)智能缝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欢迎你的加入
- 中国石化新闻网医用缝纫
- 易小星:时代不一样了缝纫机变成了电脑
- 重大突破!国内首个3D缝纫机器人它到底牛在什么地方?
- 手工制作花边泡泡袖缝纫教学最适合新手的教学过程一看就学会
- DNF:11月份2大活动被动刀!编年奖励缩水缝纫机3套时装遭